2019年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八周年之际,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约合人民币66177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6177元的年收入,高吗?也许在北上广工薪阶层的眼里,这点钱只是一个月工资,或者是一次奢侈品的消费。
但倘若放在世界范围内看,66177元这个数字,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根据世界银行对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划分的数据:低等收入为1035美元以下/年(6788.565人民币),中下等收入为1036美元/年~4085美元/年(6795人民币~26793人民币),中上等收入为4086美元/年~12615美元/年(26800人民币~82741人民币),高收入为12616美元以上(82748人民币)。66177元人民币,妥妥的中高等收入。而这也标志着西方资本集团为中国量身定制的战略陷阱,在共和国人民历经十五年发展式大突围后,被撕下最后的伪装!
2004年,澳大利亚籍学者杰弗里.格瑞特在美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网站上提出一个观点:中等收入国家正处于两面夹击的境地,技术上比不过具有先发优势的欧美日等国,价格上拼不过穷国。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格瑞特以1980年的人均GDP为起始点,将世界各经济体分为高、中、低三组,然后计算出各组经济体在1980年~2000年的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计算结果为:高等收入经济体增幅为50%、低等收入经济体增幅为160%,而中等收入经济体增幅只有20%。由此,一个为中国量身定制、旨在削弱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陷阱渐显峥嵘。它,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在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会因为国家方针或外部环境问题,走向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
第一条:经过可持续发展,顺利完成产业升级,逐渐成为发达国家。
第二条:缺乏新经济增长点,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直接导致国内长期性的动荡。而这一条,就是西方集团经常提及的“中等收入陷阱”。
阿根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南美曾经唯一的发达国家,阿根廷人均GDP在1964年就超过了1000美元,迈入彼时的中低端收入国家行列(注:1964年的1000美元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4~5倍)。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阿根廷人均GDP更是达到8000美元的巅峰。而在巅峰之后,就是断崖式的衰落。自90年代开始,受产业链停滞不前、工人工资不能有效增长而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的影响,阿根廷人均GDP从8000美元拦腰斩断到2000美元。在这种发展停滞不前、消费潜力达到天花板、市场绝望、抗风险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天生具备避险性的资本,争先恐后的逃离该国。1998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外资从阿根廷撤离,直接导致阿政府用外资进行产业升级的意图全面落空。
从阿根廷的例子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凡是存在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国家,必然面临着国外资本不敢投资而国内资本争相外溢的风险。
为什么说中等收入陷阱是为中国量身定制的呢?2007年,在世界银行题为《东亚复兴:有关经济增长的看法》一文中,首次明确中等收入陷阱概念。文章指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世界上早在1960年时就有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但到了2008年只有13个经济体成功进入高收入行列。
关键点有两个:2007年、东亚。2006年,秉承着马来西亚会议精神,中日韩三国提出以以自由贸易区为核心的东亚共同体,被正式提上日程。但仅仅在一年之后,世界银行却在关于东亚经济发展的报告中,首次抛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
环顾东亚地区的主要三个国家,日本与韩国是公认的已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等收入行列的国家,只有中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毋庸置疑,世界银行的报告是暗示,中国很有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事实上,在中日韩自贸区这盘大棋里,三国各自有不同的算盘。彼时的日韩,尤其是日本在高端产业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如家电、半导体、汽车、特种钢材、精密仪器、高端机床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2005年12月14日中日韩在马来西亚召开三国自贸区部长级会议中国希望通过自贸区,扩大日韩对中国的投资,以带动本国的产业升级。而日韩则看中了我们13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希望中国能用这个巨大市场消耗他们的工业产能。问题来了:一旦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民收入停滞不前,又如何达到消耗日韩工业产能的目的呢?
因此我们得以看到,在世界银行抛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当年,东亚共同体就宣告破产。与此同时,原本和东南亚谈好的“东盟十国+中国”即东盟10+1的模式,在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看空的情况下,为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坚持引入韩国、日本、印度、甚至澳大利亚等非亚洲国家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而这也正好达到了美国利用日印韩等国稀释中国影响力,防止中国在东盟内部一家独大的战略目的。无独有偶,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2013年,世界银行出版了一本题为《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的纪念册。而在该册的《1960~2008年人均GDP水平与美国之比的对数》附录图里,中国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栏目中。也就是说,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足足停留了四十八年之久!至于世界银行是什么意思,答案不言而喻。
其实,中等收入陷阱对一些产业不全、缺乏新经济增长点的小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对于中国而言,就是一个欺骗性十足的伪命题。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欧美国家以知识产权为筹码,死死垄断高科技技术。而作为中等收入国家,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需要进行产业升级,用高端产业带来的高利润提升国民收入。但发达国家不想蛋糕被蚕食,便以此敲诈专利费用,使得大部分中等收入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突破高端技术的门槛,使之永远停留在高等收入的门槛下,并沦为发达国际倾销产品的基地。
当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始初级工业化,中等收入国家逐步丧失先发优势,国家经济陷入长期的低迷状态。而破解中等收入陷阱之道,就是与欧美争端高端产业主导权。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要么是体量太小,没有足够的资金突破技术瓶颈,要么是因为被西方国家操控主权,用高福利先进或买办阶级掏空发展金源。简言之,由于高端市场的蛋糕有限,注定了只有少数国家能享受到发达国家的待遇。
而中国并没有以上所提到的缺陷,所以压根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在突破高端技术的瓶颈上,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风格有更大的优势。只要某项先进技术被我们突破,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产品白菜化(比如液晶电视,京东方产能还没上来前,一台液晶电视要上万,现在一两千就能买到),并能以此造福全球低收入国家,客观上抵消了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和研发资本。
随着中国突破的领域越多,此消彼长之下,发达国家盈利减少,研发的资本就会越来越少,而中国研发资本越来越多,攻守易势,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被称之为“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真正原因。
很多鼓吹中国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并不知道,倘若将各国的人均收入跨段进行纵向对比,中国是全球最快的国家,没有之一。作为全球第一例跨入中低等收入门槛的国家,荷兰从中低等收入迈向中高等收入,用了足足128年(1827~1955)。美国在1860年成为中低等收入国家,81年后,也就是1941年成为中高等收入国家。而从1941年的中高等收入发展到1962年的高等收入,美国又花费了21年时间。
中国用时是多少呢?1950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落后程度直逼今天的西非地区。经过近五十年的奋斗,我们在1999年从贫困线国家进入中低等收入国家。而后中国只用了12年时间,便跨入了下一阶段—中高收入阶段。根据最新数据的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初步迈入高等收入群体。
也就是说,中国从中低等收入迈入中高等收入的时间,比美国快了69年!而从中高等收入迈向高等收入的时间,也比美国快了12年!所以对于中国而言,根本没有什么中等收入陷阱,有的只是望尘莫及的中国速度!
版權所有:中國徐悲鴻畫院
总访问量:17839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