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画坛,很多地方提出了打造画派的口号,甚至地方政府也参与其中。比如,云南曾有云南画派,由艺术家丁绍光等人在美国发起;1992年,广西美术界提出了打造漓江画派的设想;2012年,山东画界又提出打造齐鲁画派的口号。
在历史上,画派往往不是当时人自称的,而是后来人给命名、总结和归纳的。这种现象,中外美术史概莫能外。自五代以来,中国被后人称为画派的大大小小有20多个,在历史的星河中沿静谧流淌。画派体现了艺术传承与群体现象,也成为梳理千余年来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自本期开始,“艺术部落”版将连续推出“中国画派”栏目,系列介绍中国历史上知名画派的风格特点、代表人物等,从这一角度展开中国美术的画卷。
形成画派的必要条件
“画派”是艺术流派,不仅是一个群体,归根到底是一个严肃的学术概念。一般认为,画派的出现应当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独特的艺术观念、艺术主张并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体系;二是在艺术观念相同的前提下形成风格相近、技法相近的艺术形式,单一的技法、形式相近而观念并不相符的画家群体不可称其为一个画派;三是呈现出一定的师承关系,即有创始人、承继人、追随者,从而形成一个人际关系密切、画风传承有序的具有一定影响的画家群体。其中,具有共同的艺术追求是一个根本条件。
中国古代绘画史籍中,正式命名的第一个画派是明代“浙派”。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称:“国朝名士仅戴文进为武林人,已有浙派之目”。于是,承接戴文进画风的吴伟、张路、蒋嵩、汪肇、郑文林、钟钦礼、史文等人,均被列入了“浙派”。以后,“吴派”、“松江派”、“武林派”、“嘉兴派”、“娄东派”、“虞山派”、“常州派”、“京江派”、“海派”、“岭南派”等明清诸派称谓相继而生,画史以画派来归纳、概括中国绘画发展历史的论述也相沿成习。
五代:山水画确立地位
中国绘画历史源远流长,山水画属于中国画的一大画科,主要是以描写山水自然景色为主的绘画,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山水不仅作为修养生息的环境,而且作为“道”的载体而被加以描绘。山水画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且当时也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唐与北宋之间的过渡期,史称“五代”(907-956年),虽然短暂,却是山水画确立其地位的时期。五代山水画趋向于“意”,它以虚代实,并侧重于水墨神韵,笔与水墨相结合,更利于表现大自然变化万千的气象。
五代时期因国家分裂,居住在不同地区的画家描绘不同对象,形成南北两种艺术风格。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开创了中国水墨山水的突进时期。他们的画风,从唐朝以来,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成为“唐风”至“宋格”的一大桥梁,被称为“五代四大家”。明王世贞说:“山水至二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二李系指李思训父子)。
荆浩,长期接触北方雄伟的自然山水,有较深的认识与感受。他所画的山水多是北方的大山大水,构图都取全景式,气势宏阔。他在《笔法记》中最早对从唐代发展起来的水墨山水创作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拓展,为以后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代表作《匡庐图》。
关仝,荆浩的弟子,刻意力学,卒得其法,有出蓝之誉。他的山水画具有“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的特色。传世有《关山行旅图》,其山水景物浑融,特别善于表现北方山水峻伟荒寒的景色,被称为“关家山水”。
董源,兼长设色和水墨两种风格的山水,尤以后者著称,表达的景致平淡闲远,非常符合文人雅士的思想情趣。画面抒情自然。他创造了用披麻皴与密密麻麻的点子皴,来表现江南山水的独特手法。成功地表现出江南山水的远近层次与湿润的特质,成为江南山水画派的开山祖。代表作有《潇湘图卷》、《夏山图卷》、《夏景山口待渡》。
巨然,僧人,师从董源。他发明了一种近乎后来法国映像派的风格画法,即“矾头”的皴法,表现林麓间山光岚气的浮动感。他把董源的披麻皴发展为长披麻,更加简洁明快。他的山水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深得董氏“平淡”之旨,后世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传世之作有《秋山问道》、《层岩丛树》等。
五代的花鸟画
黄筌画派,又称“黄派”、“黄家富贵”。
代表画家黄筌,是西蜀最著名的宫廷画家。师刁光胤,又吸取山水画家李昇、人物龙水画家孙位之长,“全该六法,远过三师”。擅长花竹翎毛,也能画人物佛道、山水,是一位技艺全能的画家,对宋代宫廷花鸟画风有重大影响。黄氏承继唐代花鸟画风,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其画极细的线条勾勒,施以柔丽的色彩,线色相融,几乎不见勾勒的墨迹,情态生动逼真,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题材与手法)。
徐熙画派,又称 “徐派”、 “徐家野逸”。
代表画家徐熙,是院外花鸟画大师。他的画与诸黄注重用色的风格不同,注重“落墨”,徐铉评其落墨为格。不拘泥于精勾细描,信笔抒写,注重表现,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赋色晕淡细碎为功”。《梦溪笔谈》说:“国初,诸黄画花妙在傅色,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题材“寒芦荒草,水鸟野凫,自得天趣。”
版權所有:中國徐悲鴻畫院
总访问量:17826620 |